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
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 粮价稳有助物价稳

所属分类:时事聚焦    发布时间: 2021-11-25    作者:宁夏包装公司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粮食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粮食安全。粮价太高会伤害人民,粮价太低会伤害农民。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,保持粮食丰收的良好态势,确保粮食稳定供应。还应努力促进进口来源和品种的多样化,增强全球食品供应链管理能力。

食品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重要因素。10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1.5%,总体涨幅温和,食品价格下降2.4%,说明我国食品价格的稳定对稳定物价、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目前国内粮食价格走势分化,玉米、小麦市场价格高位运行,大米价格持续低迷,跌破..收购价水平。玉米、小麦价格上涨是由于饲料供需关系紧张,国际粮价大幅上涨,国内粮食生产成本持续增加,导致压力加大。但中晚稻价格偏弱,因为水稻年产量多年供不应求,稻谷库存偏高。在中晚稻收购高峰期,大量新米上市,导致价格下降。

粮食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粮食安全。粮价太高会伤害人民,粮价太低会伤害农民。为确保粮食价格稳定,今年以来,有关部门采取措施,引导粮食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。一方面,全面采取支持粮食生产、投放储备、扩大进口等一揽子政策,遏制粮价不合理上涨,防止“米贵伤人”;另一方面,针对秋粮收购高峰期中晚稻价格偏低的情况,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黑龙江等水稻主产区及时启动了稻谷..收购价收购,防止“便宜米害农”。

目前,今年粮食产量有望高位增长,粮食库存充足,粮食进口规模不断扩大,国内粮食供应充足,保持粮食价格稳定有坚实基础。但也要清醒认识到,当前我国结构性粮食短缺矛盾依然存在,玉米生产不足、供需紧张的格局尚未根本扭转。而且玉米、小麦、水稻的替代性强。自去年以来,小麦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玉米作为饲料,导致小麦需求增加。目前稻麦玉米价格下降,稻谷库存偏高,可能刺激水稻对饲料粮的需求,减轻玉米和小麦的供给压力。

但小麦、水稻替代玉米作为饲料并不是长久之计,稳定粮价的压力仍然很大。

从国内市场来看,受极端天气影响,今年秋季我国北方地区遭遇持续阴雨天气,冬季可能出现“拉尼娜”现象,对小麦正常播种和安全越冬造成不利影响,小麦生产更加难以稳定。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,保持粮食丰收的良好态势,确保粮食稳定供应。要树立“防灾就是增产,损失就是增粮”的理念,把农业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..。同时,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完善主产区利益机制,加大粮食主产县奖励资金投入,加强农业补贴,充分调动当地农民抓粮种粮积极性。地方政府要落实好党和政府的粮食安全责任,共同肩负起粮食安全的重任,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,调整种植结构,稳定小麦种植面积。

从国际市场来看,目前国内国际粮食市场深度融合,要高度警惕国际粮价大幅上涨给国内市场带来的潜在风险。我国不同粮食品种对外依存度不同,受国际粮价影响较大。大米、小麦完全自给,少量进口用于调剂余缺,受国际粮价影响较小。今年玉米及其替代品高粱、大麦进口增加,相对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。大豆市场高度依赖国外,国际大豆价格的上涨很容易传导到中国。要着力推动进口来源和品种多样化,提升全球食品供应链管理能力。

如果你手里有食物,你不会惊慌。要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措施,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定,抵御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。

(——文章来源于中国经济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宁夏包装公司的小编删除)